醫療污水處理系統作為醫院環境保護的關鍵環節,其設計與運行原理對于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。 一、設計理念
醫療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理念主要體現在“安全、環保、高效”三個方面。
1、系統設計必須確保對各類有害物質的消除,避免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。
2、處理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,實現綠色、低碳的處理目標。
3、要確保系統的高效性,確保污水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達到排放標準。
二、運行原理
1.預處理階段
醫療污水的預處理階段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學法兩種方法。物理法主要包括沉淀、過濾等手段去除較大顆粒的懸浮物;化學法則通過投加藥劑如混凝劑,使污水中的膠體物質脫穩并沉降。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是減輕后續處理階段的負擔,提高整體處理效率。
2.生化處理階段
經過預處理后的污水進入生化處理階段,這是醫療污水處理工藝的核心環節。根據微生物的生長方式及環境條件,可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。活性污泥法主要依靠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吸附和降解有機物;生物膜法則利用固著生長的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。通過調整曝氣量、溫度、pH值等參數,使微生物更好地適應環境,提高有機物的去除率。
3.深度處理階段
深度處理階段是對生化處理后的污水進行進一步的處理,以滿足排放標準或回用要求。主要方法包括吸附、離子交換、反滲透等物理化學方法。